見那眾人褪去,馬·元臉上露出一副算你們識相的神色,倒也懶得再去收拾那群人,而是將目光重新放在了楊清玄的身上。
卻說楊清玄,在聚靈陣龐大的靈氣供應(yīng)下,整個人的氣勢卻是蹭蹭的往上漲,只見其周身無風自動,屢屢靈氣凝結(jié)成霧,轉(zhuǎn)而化作多多祥云,霞光縱橫,虹光耀目,胸中五氣升騰,頂上三朵金花搖曳。
但見多多祥云,云海云卷云舒,幻生幻滅,霞光聚攏,變化各種形象。頭頂五氣云罕沉時浮,三朵金蓮含苞待放,搖曳生姿,伴隨著一聲輕響,體內(nèi)靈氣似乎有所去處,頓時沉入楊清玄的神魂識海之中,化作金丹玉液,證得天仙道果。
見楊清玄功成,雖說早就知道楊清玄厚積薄發(fā),且證就天仙道果并非什么了不起的難關(guān),但馬·元還是忍不住擔心了一把,如今見起安然無恙,多少送了一口氣,卻是揮手撤掉了聚靈陣。
馬·元撤掉聚靈陣之后,楊清玄也是慢慢醒來,正要朝馬·元道謝,卻頓時感到胸中五氣升騰,猶如五道白浪一般在神魂識海之中左沖右撞,其頂上三花也是搖搖欲墜,花瓣似落非落,宛如遭遇狂風暴雨一般。
見狀,楊清玄頓時臉色一變,若是任由五氣縱橫,三花墜落,自己固然不會有什么危險,可是剛剛才證就的天仙道果必定不保,自己也會被打落天仙境界,雖說日后未必不能再證天仙,卻也千難萬難,不知道要多少歲月了。
顧不得和馬·元說上一句話,楊清玄卻是再次行功,想要壓制體內(nèi)縱橫的五氣和頂上三花。
馬·元見楊清玄臉色一變也是一愣,隨即就發(fā)現(xiàn)楊清玄身上氣機時而虛浮,時而凝實,時而猶如大日初生,時而狀似風燭殘年,分明就是境界不穩(wěn),入魔走火之象,可是細看之下,楊清玄神臺清明,周身上清仙光純粹,不像是根基不穩(wěn)的情況,何以會出現(xiàn)這種情況,馬·元修行多年也不得而知。
不過這個時候馬·元也顧不得多想,卻是連忙打出一道上清仙光幫助楊清玄穩(wěn)住神魂,同時嘴里也暗暗念動上清真言,希望能幫楊清玄穩(wěn)固下來。
說來面對胸中奔騰的五氣和頂上搖搖欲墜的三花,楊清玄雖然竭盡全力卻也難以控制,眼看五氣欲散,三花將墜,楊清玄激動滿頭大汗,好在這時,馬·元的一道上清仙光進入楊清玄的體內(nèi),頓時助其穩(wěn)住了胸中五氣,頂上三花。
見狀,楊清玄頓時松了一口氣,連忙運起真元想要平復(fù)那奔騰的五氣和搖搖欲墜的頂上三花,可是無論楊清玄如何催動真元,那胸中五氣和頂上三花卻就是猶如泰山頑石一樣,巍然不動,時間一久,就算是馬·元的上清仙光也隱隱有了撐不住的樣子。
越是如此,楊清玄越是著急,也越發(fā)用力的催動起周身真元起來,卻越發(fā)沒有辦法,就在這時,馬·元突然說道:
“清玄童兒,吾看你周身上清仙光凝實,不像是根基不穩(wěn)之態(tài),莫不是你心境有缺,難以穩(wěn)固修為不成,你且靜心下來,細細體悟我上清妙法,或許還有補救之法?!?p> 馬·元的話頓時猶如一盆冷水一樣澆在了楊清玄的頭上,讓因為五氣奔騰,三花不穩(wěn)的楊清玄頓時冷靜了下來,楊清玄也頓時明白了問題的所在,所謂自家人曉自家事,楊清玄來自后世,雖說得了彩云童子的一身修為,到底未曾修行過,又那里來的心境可言。
之前也就罷了,到底是真仙修為,還能掌控,而今進階天仙,也不過是取巧而來,自然心境不穩(wěn),控制不住體內(nèi)的三花五氣,這才有了這樣一劫。
念及此,楊清玄卻是頓時冷靜下來,按著馬·元所言體悟起上清法門起來,說起來上清法門乃是天地間一等一的法門,楊清玄之前不過知道罷了,如今細細體悟而來,卻是漸漸沉浸在上清法門之中。
可是上清法門固然玄奧,卻也不可能讓人一飛沖天,楊清玄沒有半點心境,便是有這上清法門,又如何能立時生效,饒是如此,楊清玄對于岌岌可危的天仙道果卻也不再焦急,反倒是越發(fā)平靜了起來,眼看就要跌落天仙之時,卻見楊清玄神魂識海之中,一抹青氣升騰,雖未見何等威能,但楊清玄那岌岌可危的道果卻是慢慢穩(wěn)固。
對此,楊清玄卻是絲毫不知,而是越發(fā)的沉靜在了上清法門之中,不僅如此,在楊清玄無意識的情況下,神魂之中卻是浮起一段段振聾發(fā)聵的無上經(jīng)文:
道可道,非常道。名可名,非常名。無名天地之始,有名萬物之母。故常無欲以觀其妙;常有欲以觀其徼。此兩者同出而異名,同謂之玄,玄之又玄,眾妙之門。
……….
上善若水。水善利萬物而不爭,處眾人之所惡,故幾于道。居善地,心善淵,與善仁,言善信,政善治,事善能,動善時。夫唯不爭,故無尤。
…….
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寂兮寥兮,獨立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為天下母。吾不知其名,字之曰道,強為之名曰大。大曰逝,逝曰遠,遠曰反。故道大,天大,地大,人亦大。域中有四大,而人居其一焉。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
若是有現(xiàn)世之人見到,怕是立時能認出這是道家最重要的經(jīng)典之一的《道德經(jīng)》,此刻卻是在楊清玄的神魂識海之中響起,一邊是《道德經(jīng)》,一邊是上清法門,兩者同出一源卻各不相同,在兩者交匯之時,那神魂識海中的一抹青氣中卻也慢慢的浮現(xiàn)起一段段經(jīng)文來。
若是哪吒在此見到那抹青氣中的經(jīng)文怕是要大驚失色了,蓋因那段經(jīng)文并非別的,而是正宗的闡教經(jīng)典,玉清法門。
三種截然不同卻同出一源的經(jīng)文在楊清玄的神魂識海之中不斷交融,彼此相融又彼此排斥,相生相克之間卻是漸漸穩(wěn)固了楊清玄即將崩潰的天仙道果。